促成我们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到底是什么?是天赋努力运气?还是习惯?面对一次次的挫折或者失败,我们可能下定了一次又一次的决心,不断的告诉自己,我一定要改变,但最初的努力很快又无疾而终,满腔的热情,最终又被漫长的时间磨灭。想要实现真正的改变,要怎么样才能做到呢?
掌控习惯
习惯的基本原理
“人们很容易高估某个决定性时刻的重要性,也很容易低估每天进行微小改进的价值。”
很多人在做出改变的开始,总喜欢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。打算认真学习,立志成为学霸,在开始的那段时间里,会每天都学习很久。打算去健身,想要成为健身达人,在刚开始的时候就会每天投入大量时间进行锻炼。但是很容易发现,这样的人往往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,很快就放弃了。
其实,做出改变,获得成功,就像打游戏一样,不可能每次都拿着非常厉害的碾压性武器,完虐这个阶段的boss(terraria),而是正常的把每个阶段的微小的准备工作做到极致(场地搭建,buff准备)。所以呢,重要的往往不是我们那些爆发潜能的日子,反倒是做出细微改变的日日夜夜。虽然每天的进步是微小的,但是我们绝对不会打断这个增长的过程,日积月累下就能够达到量变引起质变。
如何维持这种微小的改变
- 维持改变 心态实际行动

目标,就是我们想要达成的结果。
体系,就是达成结果的过程。
所以我们可以把目标理解为表象,体系就是背后的本质。就比如说,我们目标是每年要看多少多少文献,那么背后的本质就是吗,我们什么时候抽出时间来看文献,看什么方向的文献,以及如何整理运用其中所学到的知识。
完全忽略目标,只关注体系,你还会成功吗?
如果任何比赛的最终目标都是取得最好的成绩,但是在整场比赛中只盯着计分板,就会很荒谬。当然并非目标不重要,目标的存在意义,是为了确定一个确切的大方向,能够清晰地走下去。而日积月累的进步,是需要我们制定的体系的。
将目标放在首位,这样的方法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。
- 赢家和输家往往有着相同的目标
无论是商业上的竞争,还是日常的生活,大家都希望取得最好的结果。很多人以为,只要实现目标的欲望越强烈,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。然而是是想并非如此。
- 实现一个目标,只是造成了短暂地改变
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,从高中考入大学之后,整个人就完全松懈了,没有任何学习上的动力。或者在考完试后疯玩,一整个假期就把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了,这就是所谓的溜溜球效应,一切都会非常迅速的反弹。但是无论是考上大学、还是通过考试,它们都仅仅只是目标而已。而目标背后的体系是什么呢,使我们能够学到知识,以及提升我们个人能力,所以如果完全以目标为中心的话,就根本不会在乎到底有没有学到知识,只要能考上好大学,只要能通过考试,有没有学到知识根本无所谓,所以学完就忘也就不奇怪了。所以没有体系,我们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改变。
- 目标束缚了幸福感
我们都有欲望,如果得不到我们想要的,那我们就不会快乐。如果我们一直以目标为中心来进行生活,那我们就会觉得我们的人生是不完整的,我们总想要得到什么东西,认为只有得到了自己才是成功者,而在没有得到之前呢,即使我们并没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,那我们也很难再认可自己是一个成功者的人,一个幸福的人。所以目标很容易束缚我们的幸福感。
- 目标与长远的改进方向不一致
一旦将目标放在了首位,就会很容易产生执念。在自己心里,达到这个目标才是最重要的,所以就非常容易产生非此即彼的想法。在这种情况下,人很难接受失败。为了不失败,甚至宁愿打破底线,更甚至与违法犯罪。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为了让自己的财报达到预期,完成相应的指标,不惜财务造假的原因,换言之我们个人也是一样的。
如果很难改变自己的习惯,问题的根源不是你,而是你的体系
不要再一次次的拔高目标了,好好落实自己的体系。在心态上秉持忘记目标、建立体系的理念。
当我们谈及改变时,所改变的到底是什么。
习惯改变的三个层次
- 做出改变身份过程结果
